Invite friends to apply for classes and get a cashback. Come and participate! Get the invitation code
中文学习目标的制定与评估很重要,因为这决定了人们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采取的行动。这个跟企业里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是异曲同工的。
说起目标与评估,对于一棵植物,人们最想看到的是花果;对于孩子的中文学习,家长最看重的是孩子认了多少字,能否自由阅读,能否写文章。这几乎是一般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思考两个方面。
我们让孩子学习中文,着眼点是在一个月呢,一年呢,还是五年、十年?相信很多家长会说是五年或十年后的效果。但现实是,人们更着重看一个月,或一年的。例如我刚开始教课,就有家长问我一年能教多少个汉字。我的回答是,如果家长的目光是盯着一年看的,那么快速识字法最能告诉你一年记多少个字,但是却不能保证孩子能否运用这些字,也不能保证两三年后还是否记得这些字。这样的效果就好比上面提到的那棵一开始就拼命结果子的树,根没有扎好,终不能长久。
现在的中文教学,基本是不重视“听说”训练的,而是直接教孩子认字,希望尽快进入阅读和写作。其结果则是欲速而不达。绝大部分海外中文学生的最终阅读、写作能力只达到初级水平,听、说也没练好。以至于很多中文班宣传教学成果时,只能说三个月记了多少字,一年记了多少字。殊不知,没法学以致用的记字,记忆能保持多久呢?我们也看到,有的孩子强记了不少汉字后,文化学习和听说训练跟不上,最终的结果是不但没法达到自由阅读,更有甚者是厌恶中文,再也不愿拿起中文书。
站在理性的角度,相信大部分家长是希望孩子最终能达到自由阅读。然而要达到自由阅读这个目标,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个五年的规划。也就是我之前说的,至少要着眼五年,更长远的是看十年后,期望孩子能达到和维持什么样的中文水平?
在此,我们特别强调,家长不要一开始就急于看到表现,千万不能逐末舍本。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不能像吃快餐那样,不可能期望一年或几个月就过中文关,认字关,这个不实际,也不符合语言文化学习的规律。
如果我们是着眼一个长期的目标,那么进一步就是细分到每一个阶段了。在这,我想着重提醒的是,每个阶段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并不是一刀切的,而是一个动态规划。
继续拿植物来做比喻,它在扎根的同时,也在长茎和叶。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植物的根还是继续往深度和广度生长,它的茎和叶子也还是继续繁茂的。
学习中文也一样,最开始是打文化基础,同时也在训练听说。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引入识字,但是文化学习和听说训练是仍然需要保持的。待到孩子的听说能力培养起来,中文的理解能力培养起来,识字量一上去,阅读就是水到渠成。在这个基础上,写作也可以逐步培养起来。有了这个大局观,后面的规划就好理解了。
总结一下,在孩子小的时候,把语言文化的根基打深打广,孩子才有足够的储备,到了后面认字,阅读和写作,事半功倍,而且是四两拨千斤,让中文学习的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