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 friends to apply for classes and get a cashback. Come and participate! Get the invitation code
同乐中文的每一节课也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课程的内容,无论是文化讲解,还是字的学习,全部制成PowerPoint课件,图文并茂。因为图片往往能在更短的时间传递更多信息。除此外,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字有深刻的印象,提高记忆效率,对于每个汉字的讲解,我都参考了说文解字,字源字形,遵循“生动形象,寓意关联”的原则,揣摩着用形象,直白,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动作给孩子们讲解。
首先,以“谓”字做例子。如果我给孩子看字卡“谓”,然后告诉他们这个字念“wèi”,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告诉,称呼,叫作。” 这样的信息输入,是相对枯燥的。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从造字的方式入手,讲汉字里的故事,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我把“谓”字的图文信息做成的下面的PowerPoint,以便在讲解的时候,给小孩子更深刻的印象,更快地把各种相关联的信息串起来。
从上图可以看到,“谓”字是由“讠+ 胃”来组成的。在这里,我分几步跟小朋友讲解。
(1)先跟小朋友讲,中文里有好多“形声字”,就是字的一部分(意符)代表意思,另一部分(声符)代表声音。
(2)“谓”字的左边是“讠”言字旁,代表说话的意思。看看甲骨文的“言”,就会看到是一个人伸出的舌头,代表说话。“言”成为偏旁部首后,简化成“讠”。以后还有很多表示说话的字是有“讠”言字旁。
(3)“谓”字的右边是“胃”,“谓”就是发这个音。那么怎么记住“胃”呢?胃就是“田+月”。田就是我们农民伯伯种粮食的地方。我就把一张有田地的照片给孩子们看,孩子们一看就很容易记住一块地里有十字田埂,就是“田”了。我再问孩子,记不记得“月”是代表什么?孩子们马上就回答:“月是代表一块肉!”有的孩子还补充:“有月的字,通常是我们身体的部位。” 没错,我之前几节课给孩子讲过的,孩子们记得很牢,马上回忆了。接着我问孩子们:“从田里种出来的粮食,在我们身体哪个部位消化?”孩子们很快就说出: “是Stomach!”我就接着说:“非常棒!英文里的Stomach, 在中文就是‘胃’!让我们找找胃在哪里?”小朋友们马上去摸肚子,找胃。
(4)有了以上的感性认识,我就在板上给孩子写这个字,一边写,一边说:“这个字是表示说话的,所以有‘讠’言字旁。从‘田’里种出来的粮食,在我们的器官‘胃’里消化的,所以这个字叫做‘谓’。”
经过这样视觉和听觉并用,形象而生动地把字给讲解了。字里的文化使得一个原本生硬刻板的符号成为有生命,有活力的字,而且孩子以后再观察新的汉字的时候,也会思考其中的文化内涵,会留意字的细节,为将来他们区分大量的形近字,同声字,多义字一点一滴地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