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 friends to apply for classes and get a cashback. Come and participate! Get the invitation code
我们做事,都喜欢走运。那什么是“走运”?“走运”就是踏准节点,在对的时刻,做对的事情。例如,人们白天活动,晚上睡觉,就是走运。反之则是违反人的自然生物钟节奏,效率低下,做事不顺,当然就不走运。
同样的,在小孩子的不同阶段安排的中文学习内容要与孩子的发育规律相吻合,才能“走运”。
一.小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三强三弱
三强:记忆力强,整体感知能力强,接收能力强
这个时候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诵读和背诵;最好的学习内容是有上乘智慧,经典的东西。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天赋,让他们直接记忆经典,古代人学习就很注重对经典的背诵。在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一定量的背诵,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弱:理解力弱,精确认知力弱,发放能力弱
这个时候切忌把经典的句子进行详尽讲解,不要急着要求孩子表达学过的东西,更不要急着让孩子强记汉字。我的一个朋友,在女儿三岁的时候,外公外婆带着记了不少汉字。时间没少费,但是,没有足够语言文化基础,怎么可能理解一串串字组合后的意思呢?阅读自然跟不上,记得的字得不到巩固,孩子很快就将原来认得的字几乎忘光了,而且再也不愿学中文,父母也只好作罢。
二.随年龄增长,各种能力也在变化
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同时保持着较好的整体感知能力的情况下,可加入听评书,丰富孩子的语言素材和文化知识。随着孩子年龄增大,对于孩子问到的经典句子,家长应该结合自身体会进行适当的解释。
当听评书和经典诵读训练到了一定时候,孩子的语言文化基础打得比较好了,那时候开始“精确认字”的学习,就很容易将字和语言文化联系起来。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述,结论已经非常明显,海外中文教育要先进行语言的训练,以语言文化学习为中心和重点。在一开始就要通过大量的“听”和“说”的训练,同时把中国语言文化的根基打扎实。
我们在前面提到毛竹生长是先把根基扎好。成就人生,需要储备能量;孩子学习中文,何尝不是这样呢?在孩子小的时候,把语言文化的根基打深打广,到了后面认字,阅读和写作,孩子才有足够的储备,事半功倍,而且一路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