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 friends to apply for classes and get a cashback. Come and participate! Get the invitation code
2015年夏天我和孩子之间有一个关于“冰激凌和跑步”的对话。暑假,我想开始带孩子每天跑步。我在地图上标出我们跑步的路线,孩子一看,哇,2.5英里(相当于4公里),再看看外面的太阳,孩子们都不情愿了。
我就问他们:“如果给你们两个选择,冰激凌和跑步,你会选择什么?”孩子们不加思索地说:“冰激凌!”
接着我又问:“如果每天给你一个冰激凌,或者每天跑一次步,你会选择什么?”孩子们还是不加思索地说:“冰激凌!”
我又继续问:“如果你每天一个冰激凌,坚持一年,两年,三年下来,你有什么收获?”孩子们想了想说:“也许会变成一个大胖子。”我追着问:“除了变成一个大胖子,还有什么收获?”孩子们想了良久,摇摇头。
然后,我换了另个选项问他们:“如果你每天跑一次步,坚持一年,两年,三年下来,你有什么收获?”孩子们很快就回答:“这样坚持跑步,身体会健康。”我又启发他们说:“除了身体健康,你还会有什么收获呢?”孩子们也尝试着回答:“也许会养成锻炼的习惯。”我说:“对的,经过这样坚持下来,你们就体会到什么是做事情的恒心和毅力。有了恒心和毅力,你可以把这些品质用到其他方面,让你一辈子受益。”
经过我一番述说,孩子们同意去跑步了。但是他们马上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既要冰激凌,又要跑步。也就是每天跑完步,你奖励我们一个冰激凌。”
我于是说:“这样可能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你们在跑步的时候,老想着冰激凌,就不会体会跑步的快乐。妈妈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坚持每天跑步,到中学,再到大学,即使工作了也坚持跑步,我是真心喜欢跑步,我也希望你们能体会跑步的快乐。第二,如果你跑步是为了一个冰激凌,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忘记了给你们买冰激凌,你们就没有动力去跑步了,也就无法坚持下来了。”听了这个分析,孩子们最后同意,不要冰激凌,就直接去跑步!
第一天跑下来,孩子们挺累的,我也感觉累;第二天,感觉稍微好点;第三天,慢慢适应了,就感觉没有那么累。就这样,一天一天跑下来,慢慢地,孩子们也适应了。有时候,我下班回到家,孩子们就主动说:“妈妈,我们去跑步!”我有些累,就皱皱眉头说:“妈妈有点累,不知道是否跑得动。”没想到孩子们说:“不要紧,你可以骑车,我们跑步。”你看,他们自动提出要跑步了。
又有一天,孩子突然跟我说:“妈妈,我觉得跑步挺好的。”我问:“为什么呢?”女儿说:“我们跑步的时候,看着蓝天白云,再看看路旁的花花草草,很开心!”儿子说:“我感觉跑步的时候,脚下生风,就像那个神行百步,草上飞!”
可以看到,孩子们开始体会到了跑步的乐趣。
其实读经也一样。我讲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说明不要通过物质刺激来引导孩子读经,而是家长要领着孩子进入状态,让读经成为一种自然的状态。当然,在读经后,也要让孩子们放松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