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好友报课获得订单返现奖励,快来参与吧!   获取邀请码

返回

我们与环境

褚翡露
Jul 11, 2025
获奖文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会自觉地保持干净整洁。但是一小部分人的坏习惯亦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记得有一次,在中国,我和外婆一起去饭店吃饭。刚走了几步,我就发现有人随地吐痰。这个行为对环境有危害。因为痰含有病毒和有害的细菌。一但被随意吐在公共场所,那些有害的微生物飘起来混在空气中,就会危害到大家的健康。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一旦呼吸了被污染的空气,病菌就会进入他的肺里,就会引起对肺有害的疾病。那个人有可能咳嗽,发烧,等各种各样的病。 这里我有三点建议。第一个建议是我们应该随身带一点纸巾,将痰吐在纸巾上而不是吐在地上。第二个建议是及时清理掉被涂在地上的痰。最后一条是经常戴口罩。随时保持这样的好习惯,既可以防止病菌又不污染环境。当然,不仅仅有这三条建议,还有更多其他保护环境的建议。希望大家能一起努力把地球变得干干净净;共同建设一个绿色的“家”。 王菁老师点评: 翡露简洁干练,直入主题。看到问题,小脑瓜爆发力很强,检索到了方案 1/2/3,最后振臂高呼-人人有责。
推荐阅读
文以载道:“悟”

        自明吾心即是“悟”

        历代已经有很多大德的精辟论述,我们简要摘录以图共学:

        沩山灵佑禅师曰:“今人一念顿了自心,名之为悟。”

        马祖道一禅师云:“不了时是迷,了时是悟。”

        圭峰宗密把悟和禅结合起来:“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禅那。”

        明朝禅宗大德憨山大师:“若一念妄想顿歇,彻见自心,本来圆满,光明广大,清净本然,了无一物,名之曰悟。”

        万鹿园结合儒家格物修持谈悟:“圣贤功夫,莫先格物,格物者,格吾心之物也,扫荡一切,独观吾心,格之又格,愈研愈精。到得顿悟本来则彻底明净,不为一切情景所转,如镜照形,镜无留形。”

        岭南明儒卢冠岩先生对悟作了精辟的论述:“悟非意见想象,此心生机也。生机发动,则有自然之觉,唯澄心凝虑,生机潜通,是自然有的。……然后无思无不通。”

        神秀和慧能的两首诗分别描述了悟前渐修和悟后的状态:

        渐修:“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悟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本清静,何处惹尘埃。”

        最后,想说一下悟是一种真实状态的体证,而非语言的论述。禅宗之前的大德僧肇在《肇论疏》中云:“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熟自零。”

同乐中文 Jul 11, 2025
同乐中文学校
同于自性,颐养天真。 有教无类,乐学致远。
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
YouTube小红书

课程顾问微信号

TongLeChinese